這是一個帶有神秘色彩的地方。
  在這裡,誕生了我國新一代相控陣多目標精密測量雷達,填補了國內空白;在這裡,為“神舟”回家之路鋪就了坦途,鑄就了有著功勛雷達之稱的“回收一號”十戰十捷的榮耀歷程。這裡,就是中國航天科工二院23所(以下簡稱“23所”)。
  “駐守”在23所的,是一支朝氣蓬勃、昂揚向上的青春科研團隊,他們常年與被視為“天眼”的雷達打交道,平均年齡只有33歲。2013年,23所涌現出“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集體”、“第十三屆中國青年科技獎”兩項國家級大獎獲得者。
  日前,中國青年報記者走進了這個神秘的航天雷達研究所,走近這些“天眼”追夢人。
  十戰十捷 神舟歸航
  “回收一號發現目標!”2013年6月26日8時07分許,搭乘3名中國航天員的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內蒙古中部草原順利著陸。沸騰的歡呼聲,在廣闊的大草原上傳得很遠。
  中國航天科工二院23所自主研製的我國第一部精密跟蹤相控陣測量雷達——某車載有限電掃測量雷達(“回收一號”雷達)又一次成功完成了它的使命,指引神舟十號“回家”的返航,以堪稱完美的表現為“神舟”10次凱旋立下赫赫戰功,而這也意味著我國向空間站建設邁進關鍵一步。
  提起有著功勛雷達之稱的“回收一號”,“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集體”榮譽獲得者、23所總體設計部黨總支書記劉劼充滿自豪。他深知,“回收一號”凝聚著航天雷達人多少心血與汗水。
  神舟飛船返回段在飛船進入到距離地面120~40高度的稠密大氣層時,由於飛船與周邊的大氣高速摩擦產生高溫,導致大氣分子電離化,會在神舟飛船錶面形成等離子鞘,隔絕了飛船與地面所有遙控設備與其通信,由此成為一段失聯的“盲道”。
  “回收一號”雷達關鍵時刻顯身手,成為彌補地面遙控設備不足的“衛士”,通過雷達反射式跟蹤保持對飛船連續跟蹤,一路守護,為準確定位飛船著陸點提供精確數據,直至飛船安穩著陸。
  “回收一號”,十戰十捷,實屬不易。在“回收一號”升級改造過程中,23所一批年輕的設計師脫穎而出,挑起大梁。
  從27歲就開始參與“回收一號”研製的李卓林,帶領團隊剋服人手少、技術和元器件對接更新難等困難,利用一年時間,高效出色地完成升級改造任務,為後續的神八、神九、神十平安“回家”鋪就放心路。
  如今,與“神舟”結緣14年的李卓林深情地說,“我是和雷達一起成長起來的,那一部部雷達中,記錄著我們共同的青春與成長。”
  矢志不渝 夢圓“天眼”
  一個寬大的電子顯示屏上,一枚枚導彈呼嘯著擊中目標,彈無虛發。人們在為這些威武精準的導彈叫好時,或許並不知曉,導彈之所以能萬無一失命中目標,其“幕後操手”正是雷達。
  雷達好比人的“眼睛”,其原理是利用電磁波探測目標,通過接收其回波,來發現目標並測定位置、運動方向和速度等特性。
  雷達已廣泛應用於地面、車載、艦載、機載、星載等,在軍事和經濟等方面擔當大任。
  23所有56年的歷史,脫胎於1958年中國航天系統地面雷達骨幹研究所,堪稱中國制導雷達技術的搖籃,半個多世紀以來,作為地面雷達研究所,讓雷達真正成為“天眼”,是23所兩代人的追求與夢想,也是新時期強軍衛國的時代使命。
  時任總體設計部副主任胡慶榮帶領年輕人組成機載雷達攻關團隊,新一代的航天雷達人以創新為動力,向著世界領先的雷達科技領域進發。
  面對新平臺、新技術、新模式,80後的王志銳翻閱大量國內外資料,一次次試驗,一次次解決項目技術瓶頸。為了趕工作進度,他把婚期一拖再拖。同事們開玩笑說,那時候王志銳滿腦子想的就是“升空”,他的手機彩鈴都是高亢嘹亮的歌曲——《飛得更高》。
  天道酬勤。2009年,試驗終於獲得成功,雷達從地面到天空實現歷史性突破,為23所正式進入天基與空基雷達領域爭取到了“綠卡”和通行證。
  如今,王志銳已成長為技術骨幹,他帶領的團隊獲得了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首屆青年創新獎。“人只年輕一回,只想做出點名堂來,要不然感覺白活了。”王志銳笑道。
  近年來,23所將軍用技術嫁接到民用產品上,結出了一系列創新果實。目前,國內民航機場採購的四部風廓線雷達全部由23所打造;北斗探空儀將使中國探空系統告別對美國GPS系統的技術依賴,走上新興的自我創新之路。
  人才天梯 薪火接力
  一身色彩暗淡的寬大衣服,腳上一雙平底鞋,頭髮隨意地扎成馬尾辮。說起穿衣打扮,“雷達女博士”劉丹笑著搖頭:“衣服都是我媽買的,沒有時間逛街啊!”但只要一說起雷達,她臉上就會浮現出生動的光彩。
  “‘回收一號’只是23所承擔的諸多國家重要任務中的一項。另外,由我們所自主研製的多部測量雷達參與了我國衛星發射保障任務,跟蹤探測衛星運動軌跡,助力衛星進入正確的預定軌道,僅我經手的大型測量雷達就已達到8部。除了這些,還有很多雷達在邊疆、靶場等地為國防建設服役。”榮獲“第十三屆中國青年科技獎”的劉丹如數家珍,因為承擔型號任務繁多,她曾一再推遲懷孕,以至於做了高齡媽媽。
  23所當前承擔著近百個型號雷達系統研製工作,年輕的科研人員已成為頂梁柱。就總體設計部來說,科研人員平均年齡31歲,35歲以下的青年職工比例高達74%,博士科研人員更高達83%。在這些年輕人身上,散髮著一種簡單、純粹、專註的特質,深深烙印、傳承著航天雷達人責任與奉獻的使命基因。因為型號測試的需要,雷達人要一年四季奔走在邊疆、高山、荒原,在這些地方,不僅是工作的辛苦,更經受著常人無法想象的生活考驗。
  在某外場試驗駐地,曾有這樣一番場景:房間窗口掛著一根繩子,上面纏滿了各種手機。原來,只有這個地方纔有信號,大家就把手機串成串兒掛著,以保持和外界的聯繫。
  一身深藍色工服,擋不住青春的活力與熱情。
  26歲的肖柯是“清華美女”。與雷達打交道,在外人看來“單調、辛苦”,而肖柯說她最看重的是這裡有著“大事業、大舞臺”,這裡為青年成長、成才進行職業規劃指導,讓年輕人一來就能“站在巨人肩膀上成長”。
  為幫助青年設計師快速成長成才,二院團委組織一系列“量體裁衣”活動,組織青年創新基金、青年總師傳幫帶、青年創新論壇、業內專家“傳真經”、參加國際宇航大會等活動,助力青年人才追夢、圓夢。
  “這裡給我們提供了寬鬆的創新氛圍,博士後出站後我可以將我新的研究思路、方法充分地運用到型號研製中。”葉春茂博士說,在未來的雷達科研道路上,還有更高更遠的夢想與未知,要我們去追尋和探求。  (原標題:“天眼”追夢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kdywtjj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